PR教程:教你如何設置視頻制作的制式、尺寸和格式
視頻制作第一步,設置視頻的制作規范。
視頻預設
剛開始學做視頻的伙伴一開始到這就懵了,這么多的規范預設該怎么選擇,一點都不了解,生怕一個數字弄錯了做出的視頻就是有問題的。
視頻格式設置
看似復雜的一串數據規范,其實弄明白了是很簡單的,都可以不用死記硬背的東西。
一、視頻的制式
如果說做的視頻不是用在電視上播放,那么就可以忽略制式這個規范。如果碰巧是電視上投放,那就記住PAL制式。
如果要問為什么有PAL和NTSC這些制式,有什么用?我也不知道,早在我出生前就統一規范的一種視頻和音頻電視信號傳輸的標準。
二、視頻的尺寸
也就是幀大小,這個就比較重要了,看下列一組數據:
4K:(寬和高 單位像素)高清的要死的那種,一般很少用到
2K: 高清的不行的那種,一般也不用
: 人們所說的全高清,使用較多,一般意義上的高清的泛稱。
720P: 所謂的高清視頻,高清的代理人,畫質高清,運算更快,占盤更小。
PAL: 標清格式,之前電視視頻的標準規范,現在很少用到了。
/5s/5c:
/6s/7/8:
/7/8-Plus:
X:
這些不需要記,一般的剪輯軟件里邊都有現成的預設,只要知道這個尺寸就行,高清格式選擇或者720P都行,我更喜歡720P多一些,
如果涉及到制作手機屏幕大小,查一下尺寸自定義這個大小就ok,如何自定義我后邊會講到。
三、視頻的幀速率(fps)
先解釋一下這個概念,以前手搖膠片播放電影,前輩們就發現,一秒晃過超16格膠片的時候,整個畫面就有了連貫性。
隨著技術的成熟,制定了全球電影播放的標準24幀/s,后來國內電視PAL制式規范是25幀/s,NTSC制式的規范是30幀/秒。
也就說幀速率越大畫面越流暢,極端的案例就是高速攝像機,比如抓拍子彈火焰什么的,幀速率越低極端就是定格動畫或者延時攝影。
對于一般視頻制作來說24~30都是可行的,幀速率越大,視頻的容量也就越大。
四、隔行掃描和逐行掃描
顯示器顯示視頻的畫面其實是從左上向右下方掃描的,只不過太快肉眼觀察不到,所以隔行掃描是先掃完奇數行再掃描偶數行,逐行掃描是一次性掃描完成,畫面閃爍少,是更先進的一種掃描方式,所以毫不猶豫的選擇逐行掃描。
五、PR軟件創建視頻序列
回到最初的問題,當打開pr軟件后第一步就是新建一個序列,這么多的預設,選擇哪一個合適呢,這里有兩種方法。
如果你是有一堆尺寸大小不一的素材,需要制作規范格式的,那么只需要尋找合適的視頻尺寸,比如或者720P
因為pr給定的這些預設是根據攝像機的廠商不同分類的,不同的廠商有自家的一種編碼規范比如ARRI(阿萊)是德國的電影攝影器材制造廠商,AVC我們常說的松下。
對應的攝像機用對應編碼,保證畫面和時間上不會有偏差。
如果說拿到的素材是攝像機拍攝的,但不知道攝像機型號,就不需要建立序列,直接將素材拖動到pr時間軸上,pr會自動分析素材建立匹配的序列。
六、視頻的格式
如果說用pr剪輯視頻輸出,直接選擇h.264,也沒有其他的選擇,輸出的mp4格式是沒毛病的。
再閑扯一下視頻格式
一般人,尤其是碰到視頻格式轉碼的時候,就懵了,誰造出了這么多格式,不是mp4嗎,兩個都是avi視頻,為什么就有一個沒法播放?
這里說兩個概念,一個是視頻的編碼內核,一個是視頻的封裝格式,封裝格式大家就比較熟悉了,比如mp4、avi、mov、mkv等等,主要是為了規范文檔的識別,比如一般文本文檔是doc的后綴,用文檔軟件就可以自動識別打開。
編碼內核有h.261~h.264,~等等,所以說我們有時候碰到都是avi的視頻格式,一個文件能打開,一個文件就打不開,就是因為編碼的內核不一樣。
一個完整的視頻一般包括兩個文件,一個視頻文件,一個是音頻文件,在編碼完成后就需要找個容器將兩個文件封裝,這個容器可能是avi也可能是mp4。
最后說一個我最常用的套裝:
-16:9-逐行掃描-- -h.264-mp4
如果本教程對您有所幫助,請多分享給你的朋友。記得學了要多練習哦!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