抖音、快手已趨近飽和,接下來的競爭會怎么走?
精選:單欄排布,進入視頻后,下拉下一條推薦 ——與抖音交互邏輯相似。
發現:雙欄排布,進入視頻后,下拉下一條推薦 ——兩種交互邏輯的融合。
實際上,趨同僅是表象,抖音與快手在短視頻內容上的差異化還是非常明顯的,甚至從底層邏輯上就有根本的差異化。
雖然發現與精選兩個模塊交互邏輯有變化,但快手的「去中心化流量分發」的基本盤并沒有改變,這也是與抖音的「中心化流量分發」的根本區別。
中心化重視的是用戶增長,重視的是用戶體驗;去中心化重視的是鏈接增長,重視的是多樣性、多元化。
左:偏向于用戶增長 右:偏向于鏈接增長
用戶增長:抖音的策略更偏向用戶增長——通過AI不斷優化中心式分發機制、提高用戶體驗,從而獲得最快速的用戶增長(左圖中紅圈數量的增長)
鏈接增長:快手的策略更偏向鏈接增長——通過AI發現興趣、地理位置、關注三種機制(右圖中的三個大紅圈),以多樣化的內容分發機制,追求盡可能有效的、豐富的興趣圖譜與社交圖譜(右圖中的大紅圈與小紅線數量的增長)。
微觀上的流量分發機制區別,反應到宏觀上就是用戶粘性不同。以單日使用時長這個最直觀的指標為例,快手以107分鐘位列第一[2]。相比之下,騰訊視頻、愛奇藝等長視頻平臺大幅落后,日子不太好過。
關于流量分發機制的區別,請看我在2年前寫的這篇對比:關于抖音與快手分析,知乎上點贊收藏最多的一篇回答。
三、短劇——沖擊長視頻的領地
最近,愛奇藝、騰訊視頻與優酷日子也不好過,
看不到盈利的可能性。為什么落到這個局面,個人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內容產出能力不足、質量不夠高。
與之成為鮮明對比的,就是快手都做起了短劇,一步步向中長視頻的領地發起沖擊。劇情有點土有點俗,但節奏快很適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,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:目前已產出850部短劇、短劇日活用戶數達2.3億。
看到效果如此突出后,抖音也于今年11月跟進,開始測試短劇。我也看了一會短劇,質量有高有低,但至少花費的時間比較少;觀感比長視頻平臺上一些1.25倍速起步、1.5倍速還嫌節奏慢的網劇好多了。
雖然短劇目前對正規電視劇、網劇還沒有形成沖擊,但不要忽視了短視頻的生命力與進化速度?,F在還只是一個開端,將來會進化成什么樣子可不好說 ——如果短劇真能進化到吃掉長視頻的地步,這將是抖音與快手新的增長點。
四、中短期的業務增長:直播電商
不管長期有再好的前景,抖音與快手在中短期都需要盈收的持續增長。
根據USB報告,直播電商在未來三五年將增長迅猛,2025年的市場規模達到2021年的三倍左右,而抖音與快手的市場份額都將超過淘寶。
個人看來,快手對私域流量的重視,使創作者有恒產者有恒心,直播帶貨的土壤更好。從數據上來看,快手2021年第三季度的電商交易總額增長86%,成為盈收增長的強勁動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其中90%的交易額是通過快手小店完成的,而不是導游到淘寶或京東,這意味著快手的獨立電商生態已經建立起來,為下一步增長奠定了基礎。
五、組織變革與運營效率
在抖音與快手的競爭焦點從用戶規模的增長轉變為存量的深耕時,
不管是趨同跟進戰略還是差異化戰略,都需要由人來執行。有時候戰略高不高明是次要的,執行得好不好才是勝敗關鍵。
首先,我雖然不太了解字條跳動的工作方式,但對它們的運營效率還是非常有信心的。原因很簡單,我發現字節跳動開發的飛書這個軟件很好用……
為了迎接激烈的存量競爭,快手的組織架構也進行了大幅調整:主站產品功能整合,整體運營能力加強;提升效率,減少內部損失;組織架構與業務對應清晰,利于權責劃分。我對快手也非常有信心,因為在這些互聯網大佬中,程一笑與宿華始終專注于業務本身,從來不出來亂說話。
小結
短視頻用戶已基本見頂,抖音與快手從增量競爭走向存量競爭,更加需要差異化深耕。抗風險能力、內容獨特性與多元化、短劇與長視頻的成敗、直播電商的增長速度、組織變革與運營效率這五個方面,是未來兩三年兩者競爭成敗的關鍵點。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